OG真人-利物浦需补强阵容以巩固优势,基恩,左后卫、中卫和前锋是关键
16
2025-08-28
知名体育媒体人丰臻通过知情人士透露,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主教练徐正源及其教练团队的税前年薪约为2700万元人民币,这一数字迅速引发中国足坛广泛关注,不仅因为其凸显了中超联赛在“后金元时代”的薪资生态,更因为它折射出俱乐部在竞技投入与财务可持续性之间的艰难平衡,徐正源自2021年执教成都蓉城以来,带领球队从中甲冲超成功,并在中超赛场表现稳健,但其高额年薪也引发了外界对俱乐部经营策略的讨论。
丰臻作为国内资深足球记者,以可靠的消息渠道和深度分析著称,此次爆料源于他对中超俱乐部薪资结构的持续追踪,知情人士表示,徐正源团队的薪资水平在目前中超外教中属于中上游,但与2016-2019年“金元足球”巅峰期动辄亿元年薪的顶级外教(如里皮、卡纳瓦罗)相比,已有明显回落,值得注意的是,徐正源团队的合同细节并未公开,2700万元为税前总额,涵盖助理教练、体能师、战术分析师等成员,个人实际收入可能因分工而异。
成都蓉城俱乐部对此未予正面回应,但内部人士暗示,薪资水平与教练团队的业绩挂钩,徐正源上任后,球队连续两个赛季完成保级任务,2023赛季更是跻身联赛中游,其强调纪律性和攻守平衡的执教风格广受好评,俱乐部认为,投资教练团队是竞技成绩的保障,尤其在青训体系和战术体系建设中,外教的经验被视为关键资产。
徐正源团队的年薪曝光,再次引发对中超薪资泡沫的反思,2010年代中期,中超俱乐部在资本驱动下疯狂追逐大牌教练,例如2016年广州恒大聘请里皮团队的年薪高达1.2亿元,上海上港签约博阿斯的团队年薪也突破亿元,这些天价合同虽短期提升了联赛关注度,但也导致俱乐部负债累累,2020年后,随着中性名政策、限薪令和投资帽的实施,中超逐渐回归理性。
中超外教年薪普遍集中在1000万-3000万元区间,例如山东泰山队的韩国教练崔康熙团队年薪约为2000万元,北京国安的苏亚雷斯团队接近2500万元,与徐正源相比,这些教练的薪资水平反映了俱乐部对外教价值的评估:既要具备实战能力,还需适应中国足球的环境,本土教练的薪资则大幅低于外教,顶尖者如谢晖、于根伟等人年薪仅在300万-500万元左右,显示出中超仍存在明显的“外教溢价”。
徐正源的高薪是否物有所值?从成绩来看,他无疑交出了合格答卷,2021年率成都蓉城从中甲升级,2022赛季中超第八名,2023赛季第六名,球队稳中有进,他注重年轻球员培养,如胡荷韬、木塔力甫等新秀在其麾下崭露头角,符合俱乐部长期发展战略,在战术层面,徐正源推崇高位逼抢和快速反击,为球队注入了现代足球理念。
争议点在于薪资与产出的匹配度,成都蓉城俱乐部股东虽包括兴城集团等国企背景企业,但近年来中超整体经营困难,多数俱乐部亏损严重,2700万元年薪约占俱乐部年预算的10%-15%,若无法持续带来成绩突破或商业回报,可能成为财务负担,支持者认为,教练团队的价值远超赛场成绩,还包括管理体系构建和青训梯队建设;反对者则担忧,高薪可能挤压其他领域的投入,如青少年足球或基础设施。
徐正源团队的年薪事件,折射出中超联赛的深层矛盾,根据中国足协数据,2022赛季中超俱乐部平均亏损超过1亿元,仅少数球队能实现微弱盈利,限薪令虽限制了球员和教练顶薪,但外教薪资未被严格规制,导致部分俱乐部仍“寅吃卯粮”,成都蓉城为例,其商业开发和中超分红仅能覆盖部分开支,很大程度上依赖股东输血。
教练高薪与本土足球人才流失形成反差,近年来,众多中国球员因国内薪资下降选择赴海外低级别联赛效力,而青训教练薪资普遍低于职业队,长期可能影响人才储备,专家指出,中超俱乐部需在“追求即时成绩”和“可持续运营”间找到平衡,否则金元风暴的教训可能重演。
徐正源团队年薪的曝光,或许将推动中超薪资透明化进程,欧洲足坛早已公开教练和球员薪资,以促进市场理性化,中国足协虽未强制要求,但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正逐渐增强,若俱乐部能更开放地沟通薪资结构,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球迷信任。
教练评估体系需更科学化,除了战绩,应考量商业影响力、青训贡献等综合指标,成都蓉城若能通过徐正源的带队实现亚冠资格或品牌提升,其高薪投资便物有所值;否则,俱乐部可能面临舆论压力。
徐正源团队的年薪既是中超理性化进程中的一面镜子,也是俱乐部战略抉择的体现,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,不仅需要场上的胜利,更需要场下的智慧和耐心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